弗吉尼亞州阿靈頓 – 7 月 8 日:JPMorgan Chase & Co 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 James Dimon 發表講話 … [+]
Fintech Snark Tank 的觀察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CNBC 報導了一些大型銀行,包括富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美國銀行:
“開發與借記卡和信用卡相關聯的數字錢包,以與 Apple Pay 和 PayPal 競爭。 數字錢包將由 Early Warning Services 運營,Early Warning Services 是多家銀行的合資企業,同時也運營著 Cell。”
讓我們深入了解 CNBC 文章的部分內容:
1)根據文章:
“此舉可被視為減緩蘋果進軍消費銀行業務的努力,因為這家科技巨頭已經提供品牌信用卡,並正在為其著名的忠誠客戶群探索其他產品。”
Fintech Snark Tank 回應: “可以看到”? 當然,這是為了對抗蘋果進軍消費者銀行業務的努力。 但隨著高盛最近宣布其在 Apple 信用卡上損失超過 10 億美元,你不得不懷疑美國銀行、大通銀行和富國銀行是否真的對 Apple Card 如此擔心。
2) CNBC 文章報導:
“報告發布後,以數字支付為核心業務的 PayPal 股價下跌超過 2%。”
Fintech Snark Tank 回應: 真是反應過度了。 PayPal 擁有超過 3 億賬戶持有人。 市場認為來自大型銀行財團的新數字錢包將顯著降低 PayPal 交易量的假設是瘋狂的。 這篇文章確實引用了 Bernstein 分析師 Harshita Rawat 的話,他說“新錢包需要時間才能對現任者構成嚴重風險。”
3) 然而,Rawat 確實繼續說,主要銀行“可能一直羨慕 PayPal”。
Fintech Snark Tank 回應: 總是? 不完全的。 13 年前,我參與了一個諮詢項目,探討大銀行是否願意接受 合作 使用貝寶。 利息為零。 沒有嫉妒。
大銀行的數字錢包錯覺
這個數字錢包公告不一定是到貨時就死了,但有一些關於公告的錯覺,包括:
1)消費者的數字支付偏好。 大銀行可能不理解和/或不願意接受數字支付世界中的一個現實:數字錢包的使用不是贏家通吃的遊戲。 根據 Cornerstone Advisors 的研究,在進行數字支付的消費者中,70% 使用一種以上工具,49% 使用三種或更多。
2)競爭格局。 ApplePay 並不是主要的敵人。 近四分之三的 Z 世代和千禧一代(21 至 42 歲之間的消費者)使用 PayPal,約一半使用 Square CashApp,大約十分之四使用 Venmo。 在這個消費者群體中,使用 Early Warning Services 的手機服務已經與 ApplePay 持平。
數字支付使用
3) 便利推動了數字支付的選擇。 為什麼消費者使用多個數字支付應用程序和錢包? 因為他們可以。 他們使用交易時最方便的方式。 大銀行能否複製 PayPal、ApplePay 和 CashApp 的便利性? 也許不吧。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銀行仍在完善客戶體驗的細節。 它可能涉及消費者在商家的結賬頁面上輸入他們的電子郵件。 商家將 ping EWS,EWS 將使用其與銀行的後端連接來識別哪些消費者的卡可以加載到錢包中。 然後,消費者可以選擇使用哪張卡,也可以選擇退出。”
看在大銀行的份上,我希望數字錢包上線時不是這樣運作的。
大銀行的困境
大銀行有一個主要的難題需要解決:他們的銀行卡已經包含在 ApplePay 和其他一些數字錢包中。 與這些數字錢包競爭真的會為他們的產品帶來更多的支付活動嗎?
此外,許多社區銀行和信用合作社採用 cell 作為個人對個人支付工具的成功得到了支持。 他們也會從這個新的數字錢包中受益嗎?
如果是這樣,那實際上可能會蠶食大銀行的信用卡產品,如果不是,較小的機構可能會認為這是完全退出 zelle 的理由。